拨乱兴治的成语故事


拨乱兴治

拼音bō luàn xīng zhì

基本解释拨:治理;兴:兴起。平定乱世,进行治理。

出处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先贤士女总赞》:“为会稽太守,拨乱兴治,立文学,学徒以千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拨乱兴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拨乱兴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轮扁斫轮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
以小见大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,可是以小见大,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。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臭名远扬 《宋书 刘义真传》:“案车骑将军义真,凶恶之性,爰自稚弱,咸阳之酷,臭声远播。”
败俗伤风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
常年累月 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一章:“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、官灾、绑票、械斗。”
叽叽喳喳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7回:“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,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。”
休戚是同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经史百子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……议论证据古今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满园春色 宋·叶绍翁《游小园不值》诗: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