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己知彼的成语故事
![知己知彼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5439.png)
拼音zhī jǐ zhī bǐ
基本解释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(彼:他人;对方)。
出处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第三折:“但上阵要知己知彼,若相持千战千赢。”
知己知彼的典故
春秋时期,军事家孙武著书《兵法》,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,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。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,同时做到知己知彼、百战不殆。百战百胜还不是最高明的,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知己知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随机应变 | 《旧唐书 郭孝恪传》:“建德远来助虐,粮运阻绝,此是天丧之时。请固武牢,屯军氾水,随机应变,则易为克殄。” |
歌莺舞燕 | 宋·苏轼《锦被亭》词:“烟红露绿晓风香,燕舞莺啼春日长。” |
脆而不坚 |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 |
日甚一日 | 《新唐书 独孤及传》:“陛下岂迟疑于改作,逡巡于旧贯,使大议有所壅,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?” |
经帮纬国 | 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司徒诏》:“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,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。” |
是非口舌 |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 |
众喣山动 |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 |
浪费笔墨 |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 |
视微知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