箪瓢屡空的成语故事
![箪瓢屡空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589.png)
拼音dān piáo lǚ kōng
基本解释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
出处晋·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箪瓢屡空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箪瓢屡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德重恩弘 | 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 |
满满当当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夫唱妇随 |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
进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 |
青云直上 | 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|
团团转 | 苏青《结婚十年》第四章:“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:出去呢?不出去呢?换衣服呢?还是不换?” |
光前裕后 | 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无时刻而不系念。” |
断香零玉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尸解》:“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,好结果一场厮耨,空落得薄命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