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风之歌的成语故事


大风之歌

拼音dà fēng zhī gē

基本解释指汉高祖的《大风歌》。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。

出处唐·宋之问《奉和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》:“乐思回斜日,歌词继《大风》。”


大风之歌的典故

西汉初年,刘邦平定天下后巡视全国,回到家乡沛县,他大摆宴席款待亲朋好友,在酒宴上击筑唱起《大风歌》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”然后将沛县作为他的汤沐邑,世代不收赋税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大风之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入吾彀中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
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取长补短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居重驭轻 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汉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亲历行阵,习知武事,知居重驭轻之势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尾生之信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照葫芦画瓢 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颇闻翰林草制,皆检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‘依样画葫芦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