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仇举子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举:推荐;仇:仇敌;子:儿子。既推荐仇敌,也推荐儿子。形容办事公正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,称解狐,其仇也。将立而卒。又问焉,对曰:‘午可也。’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。”
例子唐·韩愈《送齐滜下第序》:“及道之衰,上下交疑,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,载之传中而称美之,而谓之忠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ǔ chóu jǔ zǐ
注音ㄐㄨˇ ㄔㄡˊ ㄐㄨˇ ㄗˇ
感情举仇举子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反义词任人唯亲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长嘘短气(意思解释)
- 二百五(意思解释)
- 辙鲋之急(意思解释)
- 一轨同风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释)
- 山雨欲来风满楼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危急关头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皮松肉紧(意思解释)
- 记忆犹新(意思解释)
- 蹊田夺牛(意思解释)
※ 举仇举子的意思解释、举仇举子是什么意思由吉日象在线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食指大动 |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。 |
脆而不坚 | 脆弱而不坚实。形容虚有其表。 |
斩草除根 |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 |
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袅袅婷婷 |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
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无微不至 |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