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地罗敷女,采桑绿水边。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秦地有位罗敷女,曾在绿水边采桑。
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,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。
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,说:蚕儿已饥,我该赶快回去了,太守大人,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。
注释
子夜吴歌:《子夜歌》属乐府的吴声曲辞,又名《子夜四时歌》,分为“春歌”、“夏歌”、“秋歌”、“冬歌”。《唐书·乐志》说:“《子夜歌》者,晋曲也。晋有女子名子夜,造此声,声过哀苦。”因起于吴地,所以又名《子夜吴歌》。
“秦地”句:秦地,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。罗敷女,乐府诗《陌上桑》有“日出东南隅,归我秦氏楼。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罗敷善蚕桑,采桑城南隅”的诗句。
素:白色。
“红妆”句: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。
妾: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。
“五马”句:意思是,贵人莫要在此留连。五马,《汉官仪》记载:“四马载车,此常礼也,惟太守出,则增一马。”故称五马。这里指达官贵人。
参考资料:
1、葛景春.李白诗选.北京:中华书局,2005:326-329
2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29-231
鉴赏
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,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,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。这是“春歌”,所以用采桑起兴。唐代孟棨在《本事诗》中评价说:“李白才逸气高。其论诗云:‘兴寄深微……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!’”
李白简介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963篇)〕猜你喜欢
-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
出自 唐代 李白: 《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》
- 凉月如眉挂柳湾,越中山色镜中看。
- 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-
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。
出自 宋代 秦观: 《浣溪沙·漠漠轻寒上小楼》
-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出自 唐代 李商隐: 《无题·昨夜星辰昨夜风》
- 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-
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》
-
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- 谁料同心结不成,翻就相思结。
- 还卿一钵无情泪,恨不相逢未剃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