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苏轼的诗 > 和李太白(并叙〔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,今删

和李太白(并叙〔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,今删

[宋代]:苏轼

李太白有《浔阳紫极宫感秋》诗,紫极宫,今天庆观也。

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,盖其师卓玘之所刻。

玘有道术,节义过人,今亡矣。

太白诗云:“四十九年非,一往不可复。

”今予亦四十九,感之,次其韵。

玉芝一名琼田草,洞微种之七八年矣,云更数年可食,许以遗余。

故并记之。

寄卧虚寂堂,月明浸疏竹。

泠然洗我心,欲饮不可掬。

流光发永叹,自昔非予独。

行年四十九,还此北窗宿。

缅怀卓道人,白首寓医卜。

谪仙固远矣,此士亦难复。

世道如弈棋,变化不容覆。

惟应玉芝老,待得蟠桃熟。

次韵道潜留别为闻庐岳多真隐,故就高人断宿攀。

已喜禅心无别语,尚嫌剃发有诗斑。

异同更莫疑三语,物我终当付八还。

到后与君开北户,举头三十六青山。

苏轼简介
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...〔 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

猜你喜欢

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

唐代长孙正隐

薄晚啸游人,车马乱驱尘。月光三五夜,灯焰一重春。
烟云迷北阙,箫管识南邻。洛城终不闭,更出小平津。

赠广州某别驾

清代屈大均

先臣勋在太常中,特简慈孙为报忠。恭谨已知齐万石,循良自可得三公。

名城北枕台关险,大府南开涨海雄。父老最能歌别驾,王祥看与使君同。

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

宋代曾几

一别高明去,频为瘴疠侵。

连沧公境界,横碧我山林。

偈颂六十五首

宋代释普济

白鹤五通贤圣,瞥喜瞥嗔无定。

闻名不如见面,见面依然错认。

遗太白山人方舄歌

明代郑善夫

道人昔年屠赤虬,虬革中作云锦裘。授之素女制方舄,精比南海之轻绡。

鹖冠鹤氅言好逑,未有售者微其俦。余知尤物终非世所畜,化作双凫飞去从王乔。

安乐窝中吟 其六

宋代邵雍

安乐窝中春不亏,山翁出入小车儿。水边平转绿杨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

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强身历四朝时。凤凰楼下天津畔,仰面迎风倒载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