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四
[清代]:陈宝琛
晓寻观音洞,乃登极乐峰。洞深未穷底,峰峻淩空濛。
峰后亦一洞,谓与浑河通。当年避兵人,千百来求容。
众人一不见,从此丸泥封。我读壁上题,尽然声泪同。
上述乱离状,下勘富贵空。谁将此时心,散作千声钟?
回向忏我佛,冷冷西来风。
曉尋觀音洞,乃登極樂峰。洞深未窮底,峰峻淩空濛。
峰後亦一洞,謂與渾河通。當年避兵人,千百來求容。
衆人一不見,從此丸泥封。我讀壁上題,盡然聲淚同。
上述亂離狀,下勘富貴空。誰将此時心,散作千聲鐘?
回向忏我佛,冷冷西來風。
唐代·陈宝琛的简介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...〔
► 陈宝琛的诗(564篇) 〕
清代:
陈洵
谁分雏莺知事早。学语依稀,学舞夸轻妙。新著金衣刚称小。
旧家梦里都寻到。
誰分雛莺知事早。學語依稀,學舞誇輕妙。新著金衣剛稱小。
舊家夢裡都尋到。
元代:
曹伯启
辞乡弹指浃旬过,谩拟长松带女萝。僧室梦回愁思冗,侯门食罢强颜多。
世途千里心如折,茅屋双亲鬓已皤。富贵本来勤苦得,不须弹铗动高歌。
辭鄉彈指浃旬過,謾拟長松帶女蘿。僧室夢回愁思冗,侯門食罷強顔多。
世途千裡心如折,茅屋雙親鬓已皤。富貴本來勤苦得,不須彈铗動高歌。
宋代:
释斯植
雨过山城日又西,西风一阵木犀开。
莫将心事凭秋雁,恐带边愁入梦来。
雨過山城日又西,西風一陣木犀開。
莫将心事憑秋雁,恐帶邊愁入夢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