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辑岭表事平罢归
[唐代]:李峤
云端想京县,帝乡如可见。天涯望越台,海路几悠哉。
六月飞鹏去,三年瑞雉来。境遥铜柱出,山险石门开。
自我违瀍洛,瞻途屡挥霍。朝朝寒露多,夜夜征衣薄。
白简承朝宪,朱方抚夷落。既弘天覆广,且谕皇恩博。
皇恩溢外区,憬俗咏来苏。声朔臣天子,坛场拜老夫。
绛宫韬将略,黄石寝兵符。返旆收龙虎,空营集鸟乌。
日落澄氛霭,凭高视襟带。东瓯抗於越,南斗临吴会。
春色绕边陲,飞花出荒外。卉服纷如积,长川思游客。
风生丹桂晚,云起苍梧夕。去舳舣清江,归轩趋紫陌。
衣裳会百蛮,琛赆委重关。不学金刀使,空持宝剑还。
雲端想京縣,帝鄉如可見。天涯望越台,海路幾悠哉。
六月飛鵬去,三年瑞雉來。境遙銅柱出,山險石門開。
自我違瀍洛,瞻途屢揮霍。朝朝寒露多,夜夜征衣薄。
白簡承朝憲,朱方撫夷落。既弘天覆廣,且谕皇恩博。
皇恩溢外區,憬俗詠來蘇。聲朔臣天子,壇場拜老夫。
绛宮韬将略,黃石寝兵符。返旆收龍虎,空營集鳥烏。
日落澄氛霭,憑高視襟帶。東瓯抗於越,南鬥臨吳會。
春色繞邊陲,飛花出荒外。卉服紛如積,長川思遊客。
風生丹桂晚,雲起蒼梧夕。去舳舣清江,歸軒趨紫陌。
衣裳會百蠻,琛赆委重關。不學金刀使,空持寶劍還。
唐代·李峤的简介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...〔
► 李峤的诗(209篇) 〕
明代:
朱曰藩
亭花落尽鹧鸪飞,吉甫台边春事稀。锦水毓华添丽藻,禺山金碧有光辉。
僰中僮隶传书至,煎上人家沽酒归。笑挈一壶江浦去,轻红刚值荔枝肥。
亭花落盡鹧鸪飛,吉甫台邊春事稀。錦水毓華添麗藻,禺山金碧有光輝。
僰中僮隸傳書至,煎上人家沽酒歸。笑挈一壺江浦去,輕紅剛值荔枝肥。
宋代:
史浩
清朝登用是儒宗,尤喜桐川协气浓。画戟林中今长贰,红莲幕里昔游从。
云飞共庆情方洽,鲸饮何妨量有容。且向山城足欢谑,他年接武亚夔龙。
清朝登用是儒宗,尤喜桐川協氣濃。畫戟林中今長貳,紅蓮幕裡昔遊從。
雲飛共慶情方洽,鲸飲何妨量有容。且向山城足歡谑,他年接武亞夔龍。
明代:
程敏政
冬青之木郁葱葱,日落水流西复东。
岁岁年年人不同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冬青之木郁蔥蔥,日落水流西複東。
歲歲年年人不同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
:
陈振家
似铁田泥难务耕,枯焦杂草剩蔫茎。雨星偶洒两三点,雷鼓偏搥几百声。
人定胜天虽见说,龙停司泽岂能成。彼苍莫也胸襟窄,计较凡夫懵懂情。
似鐵田泥難務耕,枯焦雜草剩蔫莖。雨星偶灑兩三點,雷鼓偏搥幾百聲。
人定勝天雖見說,龍停司澤豈能成。彼蒼莫也胸襟窄,計較凡夫懵懂情。
魏晋:
张华
秦人不窥兵。赵胜南诅楚。乃与毛遂行。黄歇北适秦。
太子还入荆。美哉游侠士。何以尚四卿。我则异于是。
秦人不窺兵。趙勝南詛楚。乃與毛遂行。黃歇北适秦。
太子還入荊。美哉遊俠士。何以尚四卿。我則異于是。
:
刘崧
尽道楼居思不群,满楼山色翠纷纷。高崖斜日含丹雾,碧嶂清秋起暮云。
江上捲帘通雨气,月中看剑动星文。来游定觅张公子,载酒题诗过夜分。
盡道樓居思不群,滿樓山色翠紛紛。高崖斜日含丹霧,碧嶂清秋起暮雲。
江上捲簾通雨氣,月中看劍動星文。來遊定覓張公子,載酒題詩過夜分。